特约:冯彬霞
提到吉打的浮罗交怡,很多外国人都知道,但乍一提吉打,人们恐怕一时也想不起浮罗交怡和吉打的关係。真正知道吉打妙处的外国旅客,并不多。
吉打州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州之一,有人类居住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。考古学家们根据出土文物推断,兴都教和佛教对吉打的影响,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。可以说吉打是马来半岛兴都教和佛教文明发源地。这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古都,大马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就是来自吉打王室,此州也是大马第4任首相敦马哈迪的故乡。
而我,对北马一直充满期待,是因为每次我从新加坡开车到马来西亚南北大道,就忍不住猜想南北大道另一端的样子,南北大道那头深深吸引着我,因为这条大道连接新马泰三国。我总想开到黑木山去感受一下马泰边境风情,完成整条南北大道的新马泰之旅。
离开槟城继续往北行驶大约一个小时,我的前方视野是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稻田。眼前这收成在即的田园风光,比我想像中的还要美好。我到吉打的第一站是其首府亚罗士打。到了城门(当地人叫做“牌楼”),我便从那稍带有泰国风情的建筑中,强烈地感觉到马来半岛南北的差异。我喜欢观看半岛各州的牌楼,它们往往能突出一个州最显着的特征。吉打与泰南接壤,历史上曾属于泰国,这点一看其“城门”,就能感受到。

登电讯塔尽览美景
我有一个习惯,每到一个城市,都喜欢登上市内的最高建筑物,因为对于一个过客来说,我们并没有时间一一行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,从城市的最高处观望,就能在短时间内,快速对那所城市有一个整体的大概概念。
我到亚罗士打后,第一件事就是登上市内的电讯塔。这座塔高165.5公尺,1997年建成时是世界排名第16高塔,现在位居第19。不过,亚罗士打的高楼并不多,它的突出显得尤其孤单。
从高塔上360度俯瞰,整个亚罗士打尽收眼底ーー城市广场、吉打最大的查希清真寺(Masjid Zahir)、旧皇宫、皇家接见大厅堂、钟楼和鼓楼,整个亚罗士打市内美景一览无遗。放眼远望,还可以看到大海、稻田和马泰边境的群山……
日莱峰邂逅最美月亮
我一直在亚罗士打逗留到夜幕降临后,才启程上日莱峰留宿一夜。当时恰逢月圆之日,皎洁的月色将山路照射得如同白昼。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而上。到了山上停好车,看到满月如镜,有些震撼。这是我在马来半岛看过的最美月亮。现场的景色比照片更美。
在古代兴都教时期,日莱峰是一座圣山,也是往来贸易船只的航标。从山上往下看,水稻、海、孕妇岛、云和天相映成辉,美不胜收,这就是北马的稻乡风情。

古迹遗址展现多元文化
公元3~13世纪之间,吉打州建立古老的马莫布秧(Lembah Bujang)王朝,经历过印度人、泰国人、葡萄牙人、荷兰人和英国人的统治,9世纪发展繁盛时期,中印商人来此地经商,成为中、印货物集散贸易中心。.
吉打的内陆不像一般旅客以为的那样寂寞和简单,一个地方的历史,往往是它今日面貌的成因,吉打的种种古迹遗址,充分地刻画出其过往岁月。这里的建筑物受泰式、印度式和欧式设计影响,多元历史文化混合出其独特风情面貌。
过境泰国的震撼
第二天我离开日莱峰,开往黑木山的南北大道北部末端(开端)。
离马泰关口还有大约10公里,就看到沿途很多旅游公司和餐厅都打出“代填入境卡”和“代办泰国车辆保险”的广告,原来,新马泰三国的驾驶入境规定并不相同。
大马的车进入泰国,必需购买车辆临时保险。马新车辆保险是互通的,所以马新车辆过境都不存在这个问题。大马车辆进入新加坡,只需要购买一张Auto Pass的付费卡就行。虽然我也知道马泰边境和马新边境会存在差异,可到了现场,还是吃惊于二者巨大的差距。
相比之下,马新关口要现代和整洁很多;马泰关口则显得简陋和随意,这让我感觉似乎缺乏某种安全感。从黑木山入境泰国的选择很多,可以购买泰国临时车险,自驾过关入境,也可以把车停在关口的停车场,再乘坐公共巴士或包小轿车入境。

马泰边境独有“分界物”
在马泰关口,我犹豫许久,去还是不去泰国?我常常看到马新两国媒体报导泰南的爆炸事件。中国老祖宗有训: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自驾过境,的确需要一些勇气。但我千里迢迢一路北上,泰国近在咫尺,若不走一遭,我心有不甘。
犹豫再三,我始终无法说服自己放弃入境泰国,于是我反向安慰自己: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,即使是在自己家里,也不能说是绝对安全,最终,我还是选择进入泰国。
到了泰国境内继续行驶,很快我就强烈地感觉到我已不在大马境内。带给我这种感觉的,并不是那些招牌上的泰语,也不是那些在路上行走的泰国僧人,而是街上那些自由行走的狗群,这些狗经常是複数出现,而且几乎随处可见!
这种情景,我在马来西亚似乎从来没有见过。这些狗,是一条清晰的宗教分界线,它们才真正是马泰边境的“分界物”……
